旅泊网欢迎您!在旅行中寻找最年轻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信息 > 旅游资讯

新疆坎儿井介绍 坎儿井通过什么引水

编辑:zhf 时间:2020-06-22 14:03:20 浏览量: 文章纠错

新疆坎儿井位于干旱的吐鲁番境内,这里常年缺水,所以当地人想了各种办法来引水,其中坎儿井在当地名气非常大,是很多当地居民比较熟悉的地方,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坎儿井的详细历史和现在发展近况。

新疆坎儿井介绍 坎儿井通过什么引水

坎儿井示意图

坎儿井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工程,因其设计巧妙、规模宏大,因此被誉为中国的地下“万里长城”。

它是干旱地区的劳动人民利用紧缺水源实践过程中的一大创举,它在我国水利史、人文历史和科技史研究中都有巨大价值和意义,同时坎儿井对研究新疆农业和水利工程发展史具有极高研究价值,在世界上亦具有一定影响。

科学、准确的认识坎儿井的发展及其特点,对于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坎儿井这一吐鲁番水文化遗产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国古代吐鲁番地区的各族劳动人民为了在沙漠之中发展农业生产,为了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设法将北部天山渗入地下的雪水引来滋润这些戈壁沙漠中的绿洲 ,同时又避免沿途的高温蒸发,巧妙地发明了这种将明渠、暗渠与竖井和涝坝相结合的坎儿井。

而且据考证,新疆坎儿井工程最早起源于二千多年前的汉代时期,各类暗渠总长度曾经一度达到5000公里。因此坎儿井又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

新疆坎儿井介绍 坎儿井通过什么引水

坎儿井旅游区

坎儿井的概况

1、坎儿井的形成坎儿井是在半干旱、干旱地区广泛存在的一项特有而古老的水利工程。

在全世界范围内,共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修建了坎儿井,而我们国家的坎儿井则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吐鲁番、哈密等地区。

除此以外,在北疆的木垒、奇台、阜康和南疆的皮山、于田、库车等地均有分布,共约1800道。但是现在北疆和南疆的坎儿井皆已干涸废弃,目前仍在运行的坎儿井主要分布在吐鲁番和哈密地区。

吐鲁番盆地的气候条件十分恶劣,干旱少雨,年均降水量仅有16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因此仅有的降雨和雪山融水根本无法形成地表径流。但是天山积雪融化渗入戈壁荒滩之后,却形成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新疆坎儿井介绍 坎儿井通过什么引水

天山积雪一角

因此,当地的老百姓便因地制宜,借助天然的地形坡度条件,利用水的势能通过人工修建的地下暗渠将地下水潜流进行引流,输水至吐鲁番盆地的绿洲,这种设计有效地避免高温蒸发带来的水资源损耗,对吐鲁番和哈密地区的绿洲农业的形成和发展、人类文明的孕育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坎儿井的组成坎儿井主要由暗渠、明渠、竖井、涝坝四部分组成。暗渠是整个坎儿井工程的主体部分,而且按照一定的纵坡比降可以分为集水段和输水段。

其中前部分为集水段,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位置,主要起到截引地下水的作用;后部分输水段在当地地下水位以上与地面明渠连接。明渠即地面的导流渠将水引入涝坝或直接浇灌田地。

竖井主要用于开挖暗渠时定位、进人、出土、通风以及完成以后的检查维修。涝坝是坎儿井的储水工程,主要是为了储存多余井水以提高灌溉用水能力,并可调节各时段的水量用于农田灌溉。提高供水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

新疆坎儿井介绍 坎儿井通过什么引水

坎儿井结构示意图

3、坎儿井的现状随着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当地的需水量逐年增大,最终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严重,许多坎儿井无法正常运行,趋于干涸。

1957年,吐鲁番坎儿井数量达到最高峰,共计1237道坎儿井。

1966年,坎儿井工程的年输水量达到最大值,共计6.999亿立方米。2003年,当地尚存406道坎儿井能够正常工作,年输水量共计2.32亿立方米,输水量依然占到了全地区总输水量的30%,依然是当地老百姓日常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之一。

而到了2017年,当地仅有214道坎儿井能够正常运行工作,每年的输水量也降低到了1.15亿立方米,坎儿井的现状不容乐观。

新疆坎儿井介绍 坎儿井通过什么引水

坎儿井

坎儿井的起源

关于吐鲁番地区的坎儿井工程的起源,历史学界并没有统一的答案,主要存在三种起源说法。

其一,关中井渠说;一些历史学者认为吐鲁番地区坎儿井工程的灵感起源于汉代时期的关中井渠,随着古代丝绸之路的兴盛而传入西域等高温干旱的地区。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西域井渠考》中便直接点出 : 新疆地区的坎儿井工程这种设计理念早在两千年前的汉代时期便已经出现,它的灵感来源于中原地区的井渠。

根据《史记·河渠书》中记载,汉代在今陕西关中就有挖掘地下窖井技术的创造,称“井渠法”。汉武帝时曾用这种方法引洛水到商洛。汉通西域后,塞外乏水且沙土较松易崩,就将“井渠法”取水方法传授给了当地人民,后经各族人民的辛勤劳作,逐渐趋于完善,发展为适合新疆条件的坎儿井。

新疆坎儿井介绍 坎儿井通过什么引水

吐鲁番位于丝绸之路沿线

其二,中亚起源说 ; 但是也有一部分历史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认为坎儿井工程可能最先诞生于中亚等干旱地区,随着路上丝绸之路的兴盛而逐渐向东传入吐鲁番地区。

其三,本土起源说 ;而更为普遍的一种说法则认为,坎儿井工程本身就诞生于吐鲁番地区,这种巧妙设计就是古代吐鲁番地区的各族劳动人民,根据高温少雨、蒸发量大的气候条件和盆地地形的特点。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巧妙设计,并且不断地丰富完善,最终建成了浩大的水利工程——坎儿井。

而且近些年,随着更多的专家学者对坎儿井工程的进一步研究,认同并支持“本土起源说”这种观点的人越来越多。

新疆坎儿井介绍 坎儿井通过什么引水

吐鲁番地区古代工具

不论是哪种起源原因,吐鲁番地区的坎儿井工程全部都是当地老百姓一点一点挖凿修建而成,滋养孕育吐鲁番绿洲,造福子孙后代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遗产。

坎儿井的习俗和用水制度

1.当地的文化习俗在古代社会时期,坎儿井作为吐鲁番地区的唯一水源途径,深受当地百姓珍惜和爱护,并且围绕着坎儿井工程形成了一系列的民间风俗文化和用水崇拜仪式。每逢新建和扩建坎儿井选择水源时,当地的百姓都要先到“井王庙”和“水王庙”等地方举行祭拜仪式;借此祈祷由当地老百姓抽选出来的工人们都能够平安健康,能够顺利的完成工程的修建工作。等到坎儿井工程修建完成通水后,则要宰杀牛羊等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以此感谢上苍和神灵的庇佑。

在吐鲁番地区,当地的百姓把水资源看得十分珍贵,当地形成了许多独具地区特色的习俗和谚语,比如说:“做梦水中游,幸福在后头”、“水滚七次会洁净”、“活水可饮,积水不喝”、“往水中大小便是最大的罪过”等习俗。因此当地的百姓在放牧时都会尽可能的避开坎儿井工程的竖井、明渠和水源,以免牲畜排泄物会污染到珍贵的水源。而需要洗衣洗菜时,则会选择从水渠中取水出来,转移到远离水源的地方进行清洗。更值得一提的是,当地的年轻恋人之间必须在坎儿井水畔赠送定情腰刀,当地人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水神的庇佑。

新疆坎儿井介绍 坎儿井通过什么引水

吐鲁番葡萄沟村

2.科学的用水制度新中国成立之后,当地百姓为了使宝贵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由生产大队制定严格的生产用水制度。每年的清明至秋分之间是当地农业生产大量用水的时期。如果每个生产队都拥有自己的坎儿井和水源,那么制定的灌溉用水制度则会相对简单。如艾丁湖乡的花园大队辖3个生产队,3个生产队各有一条坎儿井,所以灌溉用水期每个生产队便各自使用自己的坎儿井。而如果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都有坎儿井时,灌溉取水制度则会相对复杂。(注释:一般以村庄为一个生产大队,村庄内部根据生产需要划分为若干个生产小队)。

葡萄乡的霍依大队辖3个生产小队、5条坎儿井。其中阿扎提坎儿井属于生产大队管理,这条坎儿井出水量最大,农业作物生产关键时期需水量大,这条坎儿井便会承担起供应3个生产小队的任务;琼坎儿井也由生产大队管理,供应第2、3生产小队;而霍依拉、马依增、克其克坎儿井则分别属于第1、2、3生产队管理运维,因此只负责为自己的生产队供水。

新疆坎儿井介绍 坎儿井通过什么引水

吐鲁番各族人民喜获丰收

林则徐与坎儿井

林则徐因在虎门销烟而成为民族英雄,但是由于清廷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而受到贬谪,被发配新疆地区。林则徐在新疆期间,曾经四次来到吐鲁番地区。

1845年2月25日,奉道光皇帝之命,林则徐同黄南坡、二子聪彝取道根忒克台(俗称:坑坑)到吐鲁番地区。当地主要官员出城相迎,礼仪十分隆重。

1845年8月1日,林则徐在对南疆进行实地踏勘之后,出发前往哈密等候旨意的途中在此途径吐鲁番。除此以外,同年9月23日至10月中旬,林则徐在伊拉里克勘验11万亩田地的时候,又先后两次前往吐鲁番。因此林则徐在新疆期间曾经先后四次到过吐鲁番。

新疆坎儿井介绍 坎儿井通过什么引水

林则徐塑像

正是由于这样特殊的经历,使得民族英雄林则徐与吐鲁番的坎儿井结下了不解之缘。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农历1月19日,林则徐首次抵达吐鲁番时便留下了这样的记载,他在日记中写道:“见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卡井……

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由此可见林则徐初见坎儿井这种独特的水利工程所表露出来的惊讶之情。林则徐作为水利方面的专家,曾经在多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在新疆地区自然也不例外。《新疆图志》中记载:

“林文忠公滴戌伊犁,在吐鲁番提倡坎儿井。其地为火洲,亘古无雨泽,文忠命于高原掘井而为沟,导井以灌田,遂变赤地为沃壤。”

在晚清时期,尤其是林则徐抵达新疆地区之后的三十年里,在林则徐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吐鲁番的鄯善、托克逊等地区新修建了3000多道坎儿井。

《鄯善乡土志》这部地方文献中明确记载,“用坎水溉田创之者林则徐,兰坡黄氏继之,迄今坎井鳞次利赖无穷焉。”

目前鄯善县七克台乡现存的60多道坎儿井据考证大多数都是林则徐到访吐鲁番之后开挖修建。而且在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林则徐推广和倡导坎儿井的功劳,又把坎儿井称之为“林公井”,借此表达对于林则徐的推崇感恩之情。

新疆坎儿井介绍 坎儿井通过什么引水

吐鲁番的风光

坎儿井是新疆地区各族人民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不断斗争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具有创造性发明修建的伟大的工程奇迹。

新疆地区古代的劳动人民凭借着勤劳的双手和无穷的智慧,搭建起了干旱少雨的吐鲁番盆地的地下水脉体系,孕育滋养了沙漠绿洲,是绿洲生态系统的生命之源。

可以这样说:没有坎儿井,就不可能有吐鲁番发达的农业和沙漠绿洲。

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