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泊网欢迎您!在旅行中寻找最年轻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潜水资讯 > 潜水培训

潜水伙伴怎么沟通

编辑:mmy 时间:2019-12-25 17:26:06 浏览量: 文章纠错

潜水的时候,一般都不会一个人独自去潜水的,是需要潜水伙伴的,可是我们在水下要如何和潜水伙伴沟通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整理几条关于潜水伙伴之间沟通的技巧。

入水时

容易出现的分岐现象:有的人喜欢最先入水。因为晕船需要先到水里恢复一下;因为需要先到水里检查相关装备(特别是水摄者);因为太热需要到水里凉快一下。有的人喜欢最后入水。因为在水面上飘着浪费体力;因为有可能浪把自己推远了;因为海水太咸。

因分岐而有可能带来的问题:最先入水者嫌潜伴动作太慢,怕下潜时跟不上大部队而失散,于是不肯等潜伴。最后入水者嫌潜伴太猴急,不肯追赶。于是相互埋怨而失散。各自在水里唱着:“Buddy不见鸟,向谁去喊冤!”

建议沟通的内容:

潜伴间商量好,是最先入水,还是最后入水。一定要避免一个最先一个最后。

我的个人建议:

是最先入水还是最后入水,根据不同的潜点会有不同的答案,建议先咨询潜导,双方协商后决定。老夫曾见过一种人,生性高贵,不肯与人争抢,凡事都等大家忙完了,自己才从容不迫地组装装备准备入水。若遇这种人,一定要有超强的踢动能力,下水后能及时追上大部队。否则,建议不要最后入水。

潜水伙伴怎么沟通

下潜时

容易出现的分岐现象:有的人喜欢快速下潜,有的人喜欢慢速下潜。

因为分岐而有可能带来的问题:快速下潜的望着慢速下潜的,希望对方下来。慢速下潜的看着快速下潜的心里骂着傻B。然后,Buddy本是同林鸟,下水以后各自逃。失散!并且是心里相互不爽地失散!

建议沟通的内容:

我们是快速下潜还是慢速下潜。

我的个人建议:

因为这个答案在不同的潜点,会有不同的最优选择。建议咨询潜导后双方协商决定。

下潜后

容易出现的分岐现象:有的人喜欢潜得比较深,有的人喜欢潜得比较浅,有的人喜欢跟潜导保持在同一个深度,有的人喜欢比潜导的深度浅一些。

因为分岐而有可能带来的问题:一个潜得深,等潜伴下来找自己,另一个潜得浅,出于安全和害怕,不肯去靠近潜伴。失散五分钟后,二人都决定独自潜水,不再与潜伴汇合。然后双方都开始唱:“Buddy不见鸟,向谁去喊冤!”。

建议沟通的内容:

下潜后的预订深度是多少?有时,会以潜导深度为准。那么,我们是跟潜导保持同一深度?还是略比潜导高一些?还是略比潜导低一些?

我的个人建议:

下潜后的预定深度应该以简报时潜导建议的深度为准,如无特殊情况,最好是比潜导高一些。特别是用气量较大的潜水员。提醒:一旦下潜,就要立即肩并肩。如果五分钟内不能做到,多半双方就完全失散了。

上升时

容易出现的分岐现象:有的人喜欢一米一米地慢慢上升,有的人喜欢上升好几米后,稍做停留再继续上升,有的人喜欢慢慢地一升到顶。

因为分岐而有可能带来的问题:二人上升速度和上升的位置不统一,容易造成误会。老夫曾见到二个人打手势上升,总有一个会稍高一些,另一个只有跟从,结果,原本是一个阶段上升,他们却直接上到五米,然后,三分钟停留后升水。升水后一问,他们相互以为对方出了问题需要升水。还有一种误会的情况是:一人上升,另一人却迟迟不上升,也会造成潜伴失散。

建议沟通的内容:

建议在下潜前就约定,每次上升,以几米为一个单位?然后,在进行上升时,用手势告诉潜伴,我们上升几个单位。

我的个人建议:

约定以一米或二米为一个上升单位,在上升时,达到上升位置即在当地调整中性浮力,然后立即开始肩并肩。

潜水伙伴怎么沟通

游动速度

容易出现的分岐现象:有的人流动速度快,二次打腿就窜出好几米。有的人游动速度慢,全身动好几下,才前进一米。

因为分岐而有可能带来的问题:游动速度差异,经常造成潜伴失散。特别是当有游动慢于团队速度时,往往快的那一个,会为了自己安全跟随团队离开,丢下游动不力的人在海里大哭:“Buddy不见鸟,向谁去喊冤!”掉队的潜水员容易引发恐慌而诱发潜水事故。

建议沟通的内容:

那么,我们约定一下,是游动快的等游动慢的?还是流动慢的来追游动快的?

我的个人建议:

当然应该是游动速度快的等游动速度慢的!万不能让游动慢的去追。因为会造成游动慢的人大喘气,而大喘气,太容易造成事故!如果团队游动太快,导致潜伴跟不上,则游动快的人需要通报潜导,让团队全体等待潜伴跟上团队!

游动位置

容易出现的分岐现象:有的人喜欢游在团队最前面,第一个看到东西。有的人喜欢游在团队中间,感觉安全。有的人喜欢游在团队最后,万一有流,前面的人吹走了,自己还可以侥幸。

因为分岐而有可能带来的问题:二人游动在不同的位置,事实上也就失散了。有些潜水团队游了一段,发现丢了一个人,多数有这个原因。被丢掉的人,如遇恐慌,则事故机率大增!

建议沟通的问题:

我们应该保持在团队的哪个位置。

我的个人建议:

在不同的潜点,最佳位置的答案不同。大家可以先咨询潜导潜点情况,根据地形、水流、是否拍摄等条件综合决定出一个游动位置。并且是从下水稳定下来后,就一直保持在这个位置。

游动位置

8离潜导位置当潜伴在观察或拍摄时,大部队离开,该如何?

容易出现的分岐现象:一个潜水员拍摄一个潜水员不拍摄。当拍摄者认真拍摄时,大部队开始离开。不拍摄者面临继续留下等潜伴还是跟随大部队离开的问题,或者狠心打断拍摄者的拍摄,要求拍摄者离开。

因为分岐而有可能带来的问题:拍摄者有可能坚持暂时不离开,而不拍摄者有可能为了自身安全,随大部队而去。徒留下拍摄者拍完后,孤伶伶地唱:“Buddy不见鸟,向谁去喊冤!”。这样的话,不但是与潜伴失散,而且是与团队失散。这种境遇事故机率太高了!

需要沟通的问题:

不拍摄的潜水员如何与拍摄的潜水员配合,达到既不与潜伴失散,更不与团队失散!

我的个人建议:

根据潜伴游动能力和潜水技术,可以协商为:当时就提醒潜伴跟大部队离开;不拍摄者观察大部队离开方向,待潜伴拍摄完毕后一同追赶大部队;不拍摄者游动开一段距离,既能看到大部队,又能让潜伴看到自己,待潜伴拍摄完后向自己追来,再一同追赶大部队;当即叫住潜导和大部队,让大家一起等着自己的潜伴。

潜水伙伴怎么沟通

遇流时

容易出现的分岐现象:一人抗流一人放流造成失散;一人抗流一人向潜导靠近造成失散;一人希望潜伴协助却表达不出,眼睁睁看着潜伴离开自己却无能为力。事实上,我见到的绝大多数潜水员,一旦遇流就各自做鸟兽散,各自管自己了。

因为分岐而有可能带来的问题:因意见不同而造成瞬间失散。若一人落单,则容易造成潜水事故。很多潜水员遇流时,只顾自己。其实,越是遇流,越需要跟潜伴保持待在一起。大流有可能把整个团队吹散,但如果跟潜伴在一起,则安全度比一人落单高出许多!

需要沟通的问题:

遇流是抗流还是放流?谁强谁弱?谁帮助谁?

我的个人建议:

潜伴可提前沟通自己的抗流能力。如果二人都是抗流英雄,则一起并肩抗流;若一强一弱,则强助弱;若二人都弱,嘿嘿,咋办哩?要么强流潜点不要下水,要么离潜导近点,要么要求潜导跟你们在一起;要么随波逐流地放流,携带象拔,丁丁棒,口哨,反光镜,且手拉手不要失散。

目标分歧

容易出现的分岐现象:有时,一个人要游向前看海龟,另一个需要停在原地拍海兔。有时,一个人要潜深一些,另一个人要潜浅一些。有时,一个要离潜导近一些,一个要离潜导远一些。等等等等。

因为分岐而有可能带来的问题:目标分岐,往往也是造成潜伴失散的原因。然后,双方共同在心里骂:Buddy本是同林鸟,下水以后各自逃。

需要沟通的问题:

若二个目标不一致,应该听谁的?谁说了算?

我的个人建议:

这个问题较难协调,建议每潜有一个Master,以当潜Master的目标为准。可以打赌,花钱,轮换等方式决定每一潜谁当Master。

沟通协调

容易出现的分岐现象:有的人叫人喜欢去拉拽对方;有的人喜欢敲丁丁棒;有的喜欢摇铃铛;有的人喜欢喊名字;有的人讨厌在潜水过程中被别人拍拉;有的人在水下对声音不敏感,听到声音没有反应。

因为分岐而有可能带来的问题:有时叫不应潜伴,有时叫潜伴时把潜伴惹急了(抓拉对方)。然后,就造成斗气式失散,双方再也不肯在一起当潜伴。还有,如果是敲丁丁棒,次数又频繁,声音又过大,容易造成叫潜伴时把全队人员全叫住,被潜导禁止使用丁丁棒,或引发全队潜水员不满。

需要沟通的问题:

二人在水下的沟通,是直接拉人?拍人?敲丁丁棒?喊名字?晃眼睛?还是其它方式。需要提前达成一致。有的潜水员不喜欢在水下被人拉和拍。

我的个人建议:

首先潜伴间最好不要用潜导叫大家的方式,以避免引起潜导不满;能不出手触碰对方,就不触碰,用声音;喊名字是比较好的方式,一来声音传不远,不容易影响其它人,二来潜伴对自己名字的声音敏感而别人不敏感;如果呼叫潜伴无反应,才用触碰的方式来叫应潜伴。

潜水伙伴怎么沟通

谁主动

当在下水发现二人没有达到肩并肩时,应该谁主动去靠近潜伴达到肩并肩?

容易出现的分岐现象:双方都期望对方主动,结果造成谁也不主动。

因为分岐而有可能带来的问题:失散,且有可能因为失散而导致其它恶果。

需要沟通的问题:

在水下时,由谁主动靠近谁,达到肩并肩?

我的个人建议:

约定几种情况,当游动一前一后时,约定前者等后者,以免后者大喘气;当一上一下时,二者都向潜导所在的高度靠近,然后达到肩并肩;当有流时,游动较强者主动靠近流动较弱者;其它情况下,约定一个Master,由非Master向Master靠近,达到肩并肩。

这些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潜水伙伴之间沟通的信息了,大家注意掌握一下,这个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的,希望大家和潜水伙伴之间可以默契十足!

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