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清水岩是自然与人文结合的游玩景区,这里水色山光秀丽神奇,文物古迹星罗棋布,还有蓬莱仙境的美誉,那么在安溪清水岩景区内的主要景点有哪些呢?详情见下文。
1、蓬莱祖殿
蓬莱祖殿为清水岩的主体建筑,创建于宋代。它依山临壑,外观呈“帝”字形,七妙地将人工建筑与自然岩壑融为体,古典雅,轮奂轮闰正殿为重檐山顶的楼阁式建筑,由昊夭口、祖师殿、释迦楼三部分组成,大殿两侧 有檀樾厅、观音厅、芳名厅、斋房、客舍等等,鳞次栉比,相传共有九十九间。蓬莱祖国统一殿无论在建筑布局 还是建筑风格以及雕技术、装外饰工艺方面都颇具特色,是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
古时,安溪县城往西北,必经仙范越一处山格,而后到到达一处山格,而后到达一片较平坦地带,俗称"坪内"("坪"即平,"内"即所在)。宋元以后,坪内建有"土楼"一座,名"彭城楼"。"彭"与坪"古韵谐同,"坪内"亦称"彭内"。山格便叫"彭格"。 清水岩古称张岩山,山清水秀,风景幽洁,堪与传说中的"蓬莱仙境"相媲美。又因"彭内"与蓬莱"古音相近,文人便把"彭莱"两字(现坊失,夹石尚留),于是张岩山也渐为蓬莱山所取代,乡名亦美称为"蓬莱"。 清水大师是蓬莱清水岩的主神,从这里分炉到各处的清水大师,都称蓬莱清水岩为"祖殿"。这便是"蓬莱祖殿"的缘起。
2、出水石
在新场朝对台阶左侧,有一孤立巨石高耸,巨石半腰的孔隙内清泉涓涓,长年不竭,世所罕见。据旧 志载清水祖师曾在这里开辟莱园,但无不可灌。一日祖师手持禅杖,对着巨石轻轻一敲,泉水即从孔 隙中源源不断流出。
又传祖国统一师常立于此巨石上为民褥雨,随褥 随应,农田得以播种,亦即有 米,故又称“出米石”。或传祖师建造岩宇时,石隙每天都流出大米以饷工,工竣而米竭。
相传:祖师每于旱时,即立石上为民祷雨,得沛甘霖。既有水,农田可播,亦即有米,故又称“出米石”。岩宇昊天口,篆刻一副对联:“馈贫粮聚岩前米;济世恩深钵底龙”。是前贤施芳胜先生对出水石的写照。
3、裂竹
传说宋代有一孕妇谐岩进香,步临竹下将娩依翠竹而生下婴儿,竹即被裂揽护。目后此子金榜题名,有古诗赞裂竹曰:“凌霄翠竹两三枝,忽遇妊人乃裂之,劲节长留君子德,如闻弹蔗起惊疑”。
又传祖国统一师常立于此巨石上为民褥雨,随褥 随应,农田得以播种,亦即有 米,故又称“出米石”。或传祖师建造岩宇时,石隙每天都流出大米以饷工,工竣而米竭。
4、清水山门
一九九八年秋后新建,在洋中鹤前大桥头的上岩入口处.坊正中门高5.5米,宽4.00米,左右边门各高5.00米,宽1.8米.顶盖琉璃瓦,飞檐出水,总高达8.00米,庄严肃穆,堂皇矗立。
石坊刻着中国佛学院教授、书法家虞愚先生题写的<<清水岩>>牌额 和“拜参千佛坐;同享十方春”的对联。 坊上边柱镌刻楷写的“拓建柏油公路芳名”系泉州王爱琛所书。
5、方鉴塘
塘在法门之前,灵渊之上,这里涧泉汇注,水清可鉴,犹如方形明镜,可照天光云影,故名。有诗赞道:“一旧壑 方塘一鉴开,骚人逸客共徘徊;山光石影中现,坐看流觞逐水来”。近年在塘中设置“荷蛙”、“跃鲤”、“游虾” 、“寿龟”、“孩嬉”等石雕喷泉,增添几分情趣。 方鉴塘又名浮杉池,传说在兴建岩时,因缺少巨材大梁,清水祖师扮作商人,到内山购买杉木。杉主问要买多少杉木 ?祖师说要买这 山林中的所有的“ 无尾杉”。
杉主早知山林中的杉树寥寥无几,且多不成材,当即收下几缗钱, 许诺山林中的无尾杉任其砍伐,且限五日内砍完搬离,逾期禁伐。祖师欣然成效。回岩后即在岩坑沼间,命徒众挖怀 方池,池中凿一孔眼,众人不解其意。第二天夜晚,狂风骤起,内山一带风力更猛,许多杉木被乔得断尾齐腰。第三 天,祖师新自去取杉,杉主信守诺言,任凭祖师砍伐。祖师先砍其中大材,投放于水落石出沟中,悠然返岩。刹那间, 水沟口的杉木不见了。小沙弥诧异万分,先后从孔眼内拔出九根大杉,心要盘算着建造岩寺的横梁大柱已足够,情不 自禁地叫道:“够了!”话音刚落,第十根刚露出孔眼的杉木再也拔不出来了。直到如今,方鉴塘的孔眼中还露着大 杉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