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州的于山风景区内有不少的景点值得打卡,这里不仅自然风景优美,而且于山的文化底蕴深厚,这里发生了不少的历史故事,不少的景点都有独特的历史,详情见下文。
定光寺
也叫白塔寺,始建于唐天佑二年(905年),是由闽王王审知创建。明代嘉靖年间,主要殿宇毁于倭患,现在的建筑是在清道光、光绪年间重建的。寺内有三大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毗盧殿)和法雨堂。大殿的左右为华封堂、方丈室、客厅和僧舍,整座寺庙用廊道相连。三大殿重檐歇山顶,泥灰塑龙脊,龙头翘角,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万象亭
原建于宋代,1963年移建今址。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是福州的一个至高点,站在这里可欣赏都市美景,可谓包容万象,故名万象亭。
平远台
始建于宋代,在于山第一峰。平远台毁于元朝战火,明朝重建的平远台移至鳌顶峰。平远台刻石是明代张炜的手书,原先旁边的榕树把这块石头包裹住了,只留下形似梳妆台镜框形的椭圆面尚可见其饱满有力的行楷,雄浑厚重。
戚公词
是福州人民为纪念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而立的纪念祠。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明代杰出军事家。嘉靖十一年(1562)率兵六千来援福建抗倭,历宁德横屿、福建井田(今龙田)、莆田林墩三大战役,尽歼倭寇主力,平定了福建沿海的倭患。班师返浙时,省城官司绅在于山平远台设宴饯别,并勒碑记功。后人即于平远台旁建祠。
醉石
明嘉靖年间,倭寇进犯东南沿海,戚继光奉旨援闽,在宁德、连江、福清、莆田等地打了一系列胜仗,平定了滋扰多年的倭寇。当他班师回浙,路经福州时全城百姓夹道欢迎,在于山摆设庆功宴,戚继光也开怀畅饮,不觉醉卧该石上酣然入睡,后人就以此刻石作为纪念。原刻石俱毁于“文革”,现石由福州书法家沈觐寿于1978年仿原字重书刻上。
白云寺
始建于五代后唐清泰元年(934年),取名“地藏通文寺”。宋大中祥符年间,改为“南法云寺。明、清年间两度重建,改名“白云寺”,文革中遭毁,仅存该寺的大雄宝殿。考虑到于山有丰富的古文化遣迹,特别是摩崖石刻,有据可查的从宋代以来就有100多处,后来将白云寺辟为“历代九仙诗词展厅”。
吸翠亭
明朝正德十四年(1519),掌管福建外贸的“市舶司督舶太监”尚春建此亭,并邀按闽御史周鵷、周震,致仕尚书林瀚等题纪刻石于野意亭下。亭匾为周鵷所书,久废。今亭乃1936年仲冬,由公务处处长杨玉重重建。亭柱有陈仪、陈培锟、童杭时等题联。
补山精舍始建于北宋,是白塔寺接待宾客之场所。现存为清道光年间(1821-1850)重建。1933年秋,十九路军蔡廷锴、蒋光鼐等将领曾在此召开秘密会议,发动反蒋“闽变”。
揽鳌亭
相传于山原是东海蓬莱仙境中的一座山峰,被六只巨鳌驮到闽江口,因安放地点争执不下,发生争斗,明御史王英怕此山又被六鳌驮走,特建“揽鳌亭”,意在揽住此山。
舒啸台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明代著名学者、莆田人黄仲昭,在九仙观主编《八闽通志》,花6年时间,成书达87卷,这是福建第一部全省性的志书。黄仲昭和他的助手,在疲劳时,常在一块巨石前的平地上活动筋骨,呼啸高歌。当时镇守福建的太监陈道,为表达对黄仲昭的敬意,手书“舒啸台”,并让人刻在巨石上。
九仙洞
相传何氏九兄弟,唯有老大额上开一眼,有点视力,其余都是瞎子。他们住在洞中,白天采草伐薪,汲井水炼丹,丹成服下,又用井水洗眼,即复明。复明后九兄弟云游四方,来到福建仙游县的九鲤湖,以丹喂鲤,鲤成精,九兄弟骑鲤飞升而成仙,故名“九仙洞”。
炼丹井
相传宋高宗母亲章太后因患眼疾,久不能愈,后一神仙指点用丹井水洗眼。全国各地的丹井很多,章太后一口口丹井试过,试到于山这口井时,眼疾痊愈。宋高宗喜出望外,于是下诏书发库银年年维修。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